• 首页 >  互联网 >  数字化
  • 中国移动&复旦大学:2024年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37页).pdf

    定制报告-个性化定制-按需专项定制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薪酬报告

    联系:400-6363-638

  • 《中国移动&复旦大学:2024年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复旦大学:2024年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37页).pdf(37页珍藏版)》请在本站上搜索。 1、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应用创新评估报告数字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2024 年年 8 月月编写组指导单位:指导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编写单位:复旦大学上海机关事务研究中心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移智库)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数字机关联合创新研究项目课题组:数字机关联合创新研究项目课题组: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朱春奎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戴伟辉卢向华扶松茂范梓腾徐菁媛郑屿赵焱鑫魏南马婷玉严敏罗月领刘伟伟刘丽菊岚祺蔡琪梦张锦程樊颖郑晓玲王秋凤王昀于庆军卫小波张顺利张岩陈志刚王义然许天然陈玉雪罗天铭刘尧仲洋目录目录一、数字机关建设的总体情况.1二、数字机关建设2、的浙江实践.4三、数字机关建设的安徽实践.13四、数字机关建设的福州实践.17五、数字机关建设的贵州实践.19六、数字机关建设的上海实践.23七、数字机关建设的山东实践.28八、数字机关建设的推进举措.301前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机关建设已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数字机关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一种治理理念的更新,它关系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服务的精准性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全面梳理数字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探索其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通过深化数字化转型,机关事务工作正逐步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透3、明化的现代治理体系转变。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机关事务工作必须勇当政府数字化、智能化改革的先行者,大力推进数字场景应用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从数字机关建设的总体情况、数字机关建设与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的浙江、杭州、宁波与上海实践等方面,对数字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报告展示了数字机关建设在提升政府运行效率、促进资源节约、优化服务体验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报告概述了数字机关建设的总4、体情况,具体从浙江、安徽、福州、贵州、上海、山东等地的实践出发,深入分析了数字机关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一、数字机关建设的总体情况数字政府建设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重要战略,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202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机关事务管理是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5、部分。数字机关事务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机关事务管理领域历来重视信息化工作。早在 2004 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就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内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标志着机关事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正式起步。2009 年前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完成了政务内外网建设,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并利用政务网站进行新闻发布、信息公开。以政务内外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开发了财务、资产、房地产、公共机构节能、政府采购、住房公积金等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通了中央政府采购网、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网、中央国家机关会计网、中央6、国家机关人民防空网等多个业务网站。从 2015 年底开始,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对现有信息化软硬件设施2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积极推进数据中心机房和新的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房地产管理系统建设。近年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高度重视数字机关建设。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台的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和机关事务信息化工作“十四五”规划要求,积极推进全国机关事务云平台“数正云”落地推广,建设更加健全的机关事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推出确保数据资源、云接入、业务流程以及微服务应用等相关标准,建立机关事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平台。基于现有模式,全方位推进机关事务运行方式的数字智能化发展,不断升级资产管理等机关事务管7、理与服务应用系统工作,提高保障水平与工作效率。关于推进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机关运行保障数字化建设规划等制度文件也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深度融入机关事务工作,加强规范管理,编制机关事务数据互联互通标准规范,统一业务数据接入、使用标准。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指导和推动下,全国各级机关事务部门抢抓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开展以数字技术驱动机关事务的探索实践,推动机关事务数字化变革,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再造、部门间信息孤岛打破、云平台加快建设,为实现政府运行保障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改变传统的机关事务工作方式、促进政府运行保障治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2018 8、年 3 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将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全国机关事务云建设省级试点单位,将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专项试点单位,将浙江省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智慧机关事务建设专项试点单位。自 2019 年以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积极探索开展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用信息化思维和手段,不断拓展为各部门服务的渠道。公物仓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将闲置的办公设备家具近 4000 件纳入公物仓管理,全国政协办公厅、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从公物仓调剂配备办公设备家具 700多件,累计节约资产购置经费 600 余万元。以9、建立全国机关事务云平台为核心,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打造了“1+10+N”模式,即 1个平台、10 个业务领域、N 个创新应用。1 个平台是指全国机关事务云平台;10 个业务领域分别是智慧办公、智能国有资产管理、智能办公用房管理、智能公务用车管理、智慧节能管理、公务接待管理智慧供应链、住房管理智慧社区治理和智慧综合保障服务等;N 个创新应用是基于相关标准规范,运用数字化技术,为机关运行保障提供的智慧化、创新性应用项目。按照“六横三纵”分层架构模型构建,“六横”分别是统一云底座、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智能数据平台、统一协同管理平台、十大领域应用和用户端,“三纵”分别是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体系和运营体系。具10、体来说,统一云底座是将国家云、省级云、管理云、服务云高速互联、统一纳管,形成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兼容开放、弹性伸缩的基础泛在云平台,支撑各中台3和前台的业务及技术迭代;统一技术平台包括微服务、数据库、搜索服务、消息队列、区块链等;统一智能数据平台包括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统一协同管理平台包括协同管理支撑平台、运营服务支撑平台和统一接入标准;用户端是指机关事务云平台支持 PC 端、数字大屏及 App、小程序、公众号等移动端应用。标准规范体系是指加快研究制定机关运行保障数字化建设相关标准,建立数字化建设指南、基础数据规范、接入管理规范、业务流程规范等组成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体系是指11、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措施,确保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运营体系是指规定生活配套服务的相关方职责与基本配置,并对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经营单位的入驻、运营、评价及提出管理要求。2021 年 12 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联合印发机关事务信息化工作“十四五”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全国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做出了总体设计;完成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指南机关事务信息化基础数据规范机关事务云接入管理规范三个国家标准立项,并组织地方机关事务部门、技术支撑单位、专家学者参与标准编写工作,为机关事务管理和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标准基础。2012、22 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要求浙江省机管局结合浙江省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和浙江省机关事务工作特点,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机关事务工作数字赋能和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重塑机关运行保障体制机制,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全国机关事务系统数字化建设和全国机关事务云平台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2024 年 2 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发2024-2025 年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名单,将福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13、局、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方向示范单位,将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安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列为办公用房管理平台方向示范单位,将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土地管理平台方向示范单位,将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公物仓平台方向示范单位。政府运行保障数字化的应用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4、一是提升政府运行保障效能。数字化建设能够推动机关事务部门进行管理手段创新,实现工作动态化、即时化、便捷化,系统变革政府运行保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措施,强化流程管控,实现保障效能的提升。二是强化政府运行保障能力。党和政府主办的大型会议、重大活动,新组建机构和临时机构的办公物资筹备等工作是机关事务保障职能的重要内容。数字化建设提高机关事务部门服务满意4度。提高公务员服务满意度。三是增强机关事务工作监管能力。办公用房的超标准、高规格建设,公务用车的公车私用,三公经费的屡高不下等现象一直为民众所诟病,也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各级机关事务部门通过信息化15、系统与纪委监委和相关职能部门深化协同监督,建立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及时分析异常情况,提高系统预警能力,为纪委监委对动态监控发现的重大违规疑点或普遍性、趋势性问题提供数据支撑。机关事务部门的大数据系统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监管提供有力抓手。监管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针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机构能耗等机关事务主要管理指标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数字监管体系,在全面掌握机关单位资产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全流程监管使用、运行情况,并以智能算法精准识别违规行为和异常风险。二、数字机关建设的浙江实践2022 年 9 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决定在浙江开展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期限为 2 年,这是目前全16、国机关事务系统唯一一个数字化改革综合试点。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机关事务信息化工作“十四五”规划相关要求,深入开展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通需求、供给、管理、决策全链条,更好履行机关事务部门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的重大职责;加强渠道共联和数据共享,探索有效控制机关运行成本的新手段,更好发挥机关事务部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表率作用;以核心业务协同为基础,全面推进流程再造、制度重塑,以数字化改革驱动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深化机关事务职能建设和行业建设,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浙江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17、的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浙江开展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推进数字化改革的统一部署,围绕“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紧扣机关运行保障根本任务和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落实局“1366”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数字机关事务建设,运用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推进服务保障管理的工作理念、方式流程、手段工具全方位、系统性、结构性重塑,推动机关运行保障模式根本变革,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服务保障管理整体智治水平全面跃升,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机关事务力量。2.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浙江全省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的总体思18、路是融入大平台、打造小门户、贯通三大系统、建设全业务应用。一是融入大平台、打造小门户。根据全省数字化改革“四横四纵”架构,对标全省五大系统建设,打造机关运行保障数字化综合平台。重点是融入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建设机关事务部门综合应用和专题门户;依托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在“浙政5钉”建设“数字机关事务”钉门户。二是贯通三大系统、建设全业务应用。全面梳理机关事务核心业务,充分利用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成果,着力贯通全省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三个系统,分层分级升级和建设一批服务保障管理基础应用,建立涵盖机关事务各业务领域的应用体系,打造全局“一屏通览”、保障“一键智达”、服务“一网通办19、”、管理“一掌全控”的机关运行保障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构建综合集成、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机关事务数字化运行机制。3.系统框架系统框架基于全省政务“一朵云”的基础支撑,浙江数字机关事务系统的总体架构是“四横四纵两掌”。“四横”:一是覆盖机关事务各领域的业务应用体系。包含综合应用平台、业务应用集成、业务基础应用三个层级。综合应用平台是汇集各业务应用和数据的总平台、总入口、总门户。业务应用集成是根据机关事务业务领域划分的分类应用集成体系。业务基础应用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打造的对应具体服务保障管理业务的功能模块。二是全省共建共享的三个基础支撑体系,即应用支撑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应用支撑体系20、主要由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支付结算等基础应用组成并提供支撑。数据资源体系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内网+外网)为支撑,通过平台进行基础公共数据和机关事务行业数据的共享与使用。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由全省政务外网、视联网、感知网、政务内网构成网络体系支撑,由全省政务云提供数据存储支撑。“四纵”是指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组织保障和网络安全四大体系。两掌”是指“浙政钉”和“浙里办”两个掌上前端。数字机关事务系统框架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数字化理念和数字技术应用到机关事务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打造数字保障应用系统。推进机关事务的管理流程再造、服务模式优化、制度体系重塑,实现机关运行保障系统性重塑。该系统21、分为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指数体系以及6业务应用体系。前三层是数字机关建设的底层技术和后端数据,业务应用层集成了各个业务应用,并统一集成到综合平台,直接面向用户。基础设施体系:在数字机关事务的建设中,基础设施层发挥着关键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作用。该层由政务云、政务外网、政务内网、感知网、物联网组成,构成了数字机关建设的底层网络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数据资源层为数字机关事务集成应用提供了数字资源支持,通过建设全省统一的机关运行保障数据仓。实现国省、市、县四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及核心业务等数据实时交互、动态监测。通过制订机关事务数据标准,全量归集业务数据、行业数据,依托全省一体22、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外部不动产信息、人员身份信息、信用信息、交管信息、城建规划信息等数据,运用采集清洗、计算存储、协同分析等数据技术,强化数据集成服务,对保障对象、服务流程、保障资源、内控规则进行数据化管理分析,驱动机关运行保障能力提升。应用指数体系:联合省内知名高校成立了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共同探索“机关运行保障指数”模型,初步形成办公保障、生活服务、重大保障、安全合规、节约节能五个管理维度 46 个分项指标。保障指数将成为量化分析机关运行保障工作成效、客观反映各地机关运行保障能力、科学提升机关事务建设水平的重要工具。业务应用体系:业务应用层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与应用23、程序的交互,达到实现机关事务数字化的目标。在这一层级,机关开发并运行数字化综合平台,同时连接了浙里办和浙政钉,使用户能够通过这三个主要入口进入集成应用,从而实现对应模块的业务功能。应用体系包括 17 项重点任务和 23 个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集中办公区管理、重大会议保障、重要院落生活服务、机关干部暖心服务、房产统一管理、公务用车统一管理、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智慧莫干山、安全管理、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经营管理以及机关内部运行管理等多个业务模块,其中:集中办公区服务保障管理应用推进全业务线上服务,实现需求一键直达、服务一网通办。建设智能巡检、一键报修、设备智控、能源监测等应用场景。重大会议保障管理应用构24、建便捷、精准、高效的重要会议智能服务保障机制。主要涵盖会议指南、智能引导、会场服务、会前会中全流程保障、会议质检等应用场景。房产管理应用建立办公用房、经营性房产、公有住房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其中,办公用房管理旨在实现对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的在线管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权属管理、使用管理、处置利用管理、维修管理、档案管理、业务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等应用场景。公务用车管理应用迭代“浙里公车”整体智治应用,建设公车管控、用车服务、运营分析、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使用监管等应用场景。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管理应用,强化监测、分析、评价、考核、治理全链条协同,构建能碳数据分析、“零碳”画像、节能治理、数字化考核等应用25、模块。安全管理应用系统重塑机关运行保障安全管控机制,包括“风险动态研判”、“隐患实时发现”、“隐患综合治理”、“绩效7考核评估”等应用场景。干部人事管理应用贯通做实干部人事数据底仓,制定干部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建设队伍人才库、绩效考核、干部人才培育监管、班子画像、干部画像等应用场景。机关内部运行管理应用包括督查督办、信访工作、办会管理、公文交换、档案管理以及市县信息报送等功能,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办公综合应用体系。(二)浙江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浙江开展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试点的重点任务是建立四个体系、推进 17 项工作。17 项工作分别是建立一中心一大脑、重塑 15 项机制。智能决策26、辅助体系:建设机关运行保障数据中心;建设机关运行保障领域大脑。智能保障服务体系:重塑集中办公区服务保障机制;重塑重大会议活动服务保障机制;重塑重要院落服务保障机制;重塑政府采购服务机制;重塑机关干部暖心服务机制。资源智享统筹体系:重塑房产统一管理机制;重塑公务用车统一管理机制;重塑机关事务工程项目统一管理机制;重塑节能降碳统筹节约机制;重塑服务保障实体统筹经营机制;重塑莫干山多跨联动发展机制。内部智控管理体系:重塑机关运行保障安全管控机制;重塑干部人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重塑资产资金全方位分析研判机制;重塑机关事务部门内部高效运行机制。1.升级改造全省办公用房管理应用集成升级改造全省办公用房管27、理应用集成。建设全省办公用房信息平台,建立数字化“一房一档”,推进办公用房数字化巡查,实行存量调剂和租用在线审批,形成全省办公用房管理“一张网”、权属产籍登记“一本账”、调配处置“掌上办”。有效利用办公用房数据库,建立闲置办公用房数字化调配机制,提高资源统筹效能。2.升级改造全省公务用车管理应用集成。升级改造全省公务用车管理应用集成。升级全省公务用车管理审批系统,建立标准化、智能化审批流程,严格车辆指标证控制。强化全省公务用车保有情况大数据分析,并与全国公务用车统计报告数据报送系统对接,为科学合理配置车辆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公务用车全省“一张网”协同集成能力,强化任务、算法、数据、资源协同,全面28、优化和提升数字公车建设基础支撑能力。3.升级改造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应用集成。升级改造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应用集成。推进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一张网”建设,完善全省能耗监控平台,加快推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信息系统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数据对接,实现数据纵向直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慧公共机构节能,强化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健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管理工作平台”应用功能,完善线上“十四五”节能工作考核、绿色食堂建设、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零碳”公共机构认证系统等专属模块,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标准化和数字化的融合。4.升级改造省直公积金管理应用集成。升级改造省直公积29、金管理应用集成。迭代升级公积金“网上办、掌上办”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聚焦企业群众个性化需求,强化智能服务,通过拓展线上数据范围,优化用户前端交互,完善内部处理流程,整合线上办理渠道,推动更多的线上业务从“能办”向“好办、愿办”转变。引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公积金行业的标志性应用场景。深化与人事组织部门、住建部门、产权交易部门、不动产登记部门、合作银行等的“一件事”集成8协同场景。整合优化官网、服务热线、公众号、生活号等载体,建设全渠道覆盖、多方位监控的智能、便捷、专业的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依托 AI 和大数据技术,探索公积金智能客服应用。5.升30、级改造采购管理应用集成升级改造采购管理应用集成。加快推进政府采购交易电子化,实现政府采购从项目受理、采购公告、采购文件发布、供应商投标文件响应、评审专家抽取、项目开评标、采购结果和采购合同公布等全流程“云办理”。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完善网上超市“全省一张网”。在省局“钉门户”为各地机关事务部门自建采购平台或线上商城提供入口,供全省机关事务部门和机关干部比对优选,共享优质资源,提升采购和购物的体验感。6.打造综合服务保障管理应用集成打造综合服务保障管理应用集成。着眼“互联网+”和智控理念,集成会议室管理、动力设施设备和能耗管理、数字公物仓等功能于一体,打造省行政中心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31、实现服务流程预先告知、服务响应互联互通、服务进程实时反映、服务管理全程控制,物资管理调控更有效。加快建设省级机关食堂一体化服务平台,开发掌上订餐、掌上购物应用,方便机关干部用餐购物。推进数字化阳光厨房建设,强化餐务服务流程管理。加强原料采购、餐品销售,促进机关食堂节俭节约。建立健康营养大数据分析模型,为用餐者提供科学营养的餐饮搭配建议。开发整合机关干部周转房管理平台(牵头单位:省局房地产管理处),升级省机关幼儿园招生及安全管理系统。7.打造经营管理应用集成打造经营管理应用集成。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发经营性房产管理系统,涵盖出租管理、合同管理、租金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使资产底数更清晰、出租流32、程更规范、工作效率更高能,实现经营性房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8.升级改造综合办公管理应用集成。升级改造综合办公管理应用集成。结合省局办公系统改造,整合原有 OA 办公平台基本功能,完善督查督办、信访工作、办会管理等功能,新增公文交换、档案管理、市县信息报送等功能,通过优化整合相关功能,着力呈现更加简洁明了、方便快捷的界面布局,构建条线一体、闭环管理的数字办公综合应用体系。完善建设移动数字会议系统,为会前准备、会中管理以及会后归档提供更加多样、便捷、安全的服务功能。局财务集中办公系统升级改造以公款竞争性存放招标条款为切入口,逐步实现局属单位银企直联全覆盖;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局属资金流可视、可控,实33、现风控前置和动态管理;依托财务平台资金规模优势,寻求合适的银行合作,节约局属单位财务成本,提高存量资金收益。升级改造局公开招聘系统、完善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在线评分系统。上述八大应用集成根据业务特性和省市县机关事务部门职能配置情况实行分类建设:全省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等三个应用集成由省局统一建设,各市县机关事务部门协同配合;省直公积金管理、采购管理等两个应用集成由省局负责升级改造;综合服务保障管理、经营管理、综合办公管理三个应用集成由省局负责建设,各市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可以协同配合省局建设并应用,也可以开发建设适应本级服务保障需求的场景应用。9(三)浙34、江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成效通过充分的考察调研,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分阶段开展数字机关建设工作,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应用建设方面全力推进,基本实现了智能决策辅助、智能保障服务、资源智享统筹和内部智控管理。为实现智能决策辅助功能,浙江省机管局借助数字技术,整合省市县三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数据。通过构建全省统一的机关事务行业数据与基础公共数据库,同时借助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行业数据和公共资源数据的共享与融合应用。在机关运行保障数据中心的支持下,更好地推动机关运行保障领域的智能化建设。驾驶舱运用数字技术智能获取相关业务数据,通过智能可视化分析,使机关事务管理者能够全面了解机关事务管35、理工作情况。基于数据指引,协助机关领导做出更符合实际管理需要的决策,从而实现智能决策辅助的目标。浙江省机管局针对集中办公区管理、重大会议保障、政府采购机制重塑和拓展机关干部生活服务功能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了服务保障机制的重塑。上线智能会议管理系统,实现会议管理的集约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还对干部职工的生活事项如机关食堂、干部周转房和子女幼教等进行智能化线上管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生活更加便捷。另外,升级政府采购应用,推行数字化框架协议,重塑小额零星品目采购模式,提升采购质量管控力度。构建数字化分段式采购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借助系统应用,省机管局实现了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保障资源的全生36、命周期管理。这使得保障资源的使用情况能够实时展现,并通过使用动态数据进行在线监管。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以及公共能耗数据的实时展现基础上,用户可以通过资源管理集成应用系统,如办公用房管理和公务用车管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智能地统筹各类资源。通过线上智能对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办公区域、闲置车辆等保障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降低事务管理成本。基于内部高效运行的需要,浙江省机管局建设了办公管理、安全管理和人事管理等应用。在综合办公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浙江省机管局将督查督办、公文交换、档案管理、信访工作和信息报送等办公业务模块迁移到数字办公体系中,以智能保障系统大幅提高办公效率。安全管理应用,形成37、了安全隐患发现、治理、评估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压实安全隐患治理责任,提升安全管控能力。干部人事管理应用,构建从干部入口到出口的“选、育、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链条,全面、立体、精准体现干部德才表现,形成评价客观的选人用人机制。浙江省机管局坚持“一把手”工程定位,创新优化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定期汇报机制;畅通内外沟通机制;深化激励考核机制;做实安全防护机制。浙江省机管局数字机关建设的关键亮点在于充分利用系统思维和数字技术对机关事务流程制度进行再造,通过打通辅助决策、智能保障、智享统筹、内部智控四个体系之间的联系,能较好的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和调度支持。通过数字化建设试点,打通需求38、、供给、管理、决策全链条,10更好履行机关事务部门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的重大职责;加强渠道共联和数据共享,探索有效控制机关运行成本的新手段,更好发挥机关事务部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表率作用;以核心业务协同为基础,全面推进流程再造、制度重塑,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制约,使得保障服务管理工作流程、制度标准更加完善,内外协同更加高效,保障要素的流通和配置机制更加科学,支撑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的人、财、物等要素配置更加合理。积极主动查找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以线下支撑线上、以线上倒逼线下,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好集中采购、基建项目、经营单位数字化改革等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39、服务质量、管理效能的变革。善于集成已有成果,立足现有的工作基础和特色亮点,深化全面贯通、推进集成突破、力争集中展示。善于集成基层资源,各责任单位要认真研究,积极利用市县力量。善于集成内部力量,多站在全局角度谋篇布局,协同推进,争取发挥集成应用的最大效能。(四)数字机关建设的杭州实践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多端适配(如 PC 端、移动端),为机关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便捷的服务,进行机关事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局方构建了多个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包括后勤服务信息化系统、安防信息化系统、房产管理业务系统、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平台、车辆管理平台、财务集中核算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杭州市机关事务局鉴于以往存在的40、问题,即缺乏统一的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平台和门户入口,导致各系统形成信息孤岛,数据交互困难,进一步完善了机关事务的数字化体系。一是以平台驱动夯实体系基础。围绕打造统一的现代机关事务运行保障数字化平台,建设了融合门户、数据和业务流程的智慧机关事务综合平台,推动各业务系统成体系运行,解决了原系统平台入口多、分布散、保障难的问题,实现了一站式管理、保障和服务。2020年起,管理局启动机关事务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围绕打造统一的现代机关事务运行保障数字化平台,建设了融合门户、数据和业务流程的智慧机关事务综合平台,数字房管、数字车管、数字节能、数字后勤和数字安防成体系运行,解决了原系统平台入口多、分41、布散、保障难的问题,实现了一站式管理、保障和服务。目前,平台的月平均访问次数达 6000 多人次。二是以机制重塑理顺体系模式。学习借鉴国家政务服务模式,梳理构建“线下+线上”运行保障新模式,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推动机关事务运行保障扁平化。建立机关事务集中办事中心,梳理包括房管房修、综合管理、后勤服务等 19 项事项清单,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建立“杭州机关事务”线上办事平台,提供一卡通办理、会议一件事、餐券申购等“跑零次”服务。如“会议一件事”应用场景,通过串联会议预约、安防门禁等系统,原先需多个部门审核的事项扁平化处理,在提升通行效率与参会体验的同时,减轻组织方的工作量。三是以联动协同优化42、体系运行。在内部协同上,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通过数据交换共享推动业务协同和监督考核。如建设市民中心楼宇节能智控项目,将办公室空调巡更、弱11电间漏水监测等多个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 9000 余件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设备故障实时预警报警和能耗实时统计分析。在外部协同上,获取财政、规划、住房保障等部门接口数据,自动核验不动产所有权登记、住房保障、资产处置等信息,实现内外联动。如依托省、市财政“资产云”系统数据,上线集闲置资产上缴、借用办理、在线调配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物仓一件事”应用,已有 320 余家单位、4400 余名用户注册,办理业务 252 笔。以资产借用为例,原来业务流程包含 6 43、个环节,涉及 3 个部门,单笔业务至少耗时 5 天,现在可实时办理、1 天办结。四是以标准规范固化体系成果。2020 年以来,杭州市机关事务局制定标准类规范性文件和组织内部标准 80 余个,建立了涵盖机关运行保障主要核心业务的标准规范。在此基础上,基于智慧机关事务综合平台,创建集机关事务法治化、标准化、数字化信息于一体的“三化融合仓”,为构建现代机关事务数字化运行保障体系提供载体和机制保证。借助数字技术的催化作用,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服务需求的挖掘和梳理方面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创新和改变管理服务保障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抢抓省、市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契机,运用 BI44、M、AIoT、BigData 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机关事务综合平台,构建“四纵四横两端”现代机关事务数字化运行保障体系。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立足管理、保障、服务三大职能,聚焦“关键小事”,注重运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影响干部职工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急难愁盼”问题,逐步探索机关运行保障的数字化新模式,让改革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五)数字机关建设的宁波实践浙江省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把信息化建设放到战略性地位,大力推进智慧机关事务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与机关事务工作的有机融合,较好地实现了便利化、人性化、标准化和集约化。为顺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进一步提高各系统的集成度、为45、机关干部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宁波局于 2018 年启动了“宁波市机关智慧后勤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在机关事务政务云平台统一架构下,运用虚拟化技术构建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和软、硬件基础设施支撑平台,统一界面、统一标准,通过微信公众号、APP、PC三个端口,实现各项管理服务保障工作的智慧化发展。2019 年 3 月,浙江省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全国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宁波市智慧机关事务建设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为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浙江省局的大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波局紧紧围绕全国智慧46、机关事务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探索新技术、新设备在机关事务领域的运用,创建了可复制推广的机关事务管理与服务平台,形成了机关事务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工作机制,构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干部职工服务保障模式,建立了一系列机关事务信息化标准,搭建了机关事务中心数据库建设新架构,开创了一条社会化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机关事务信息12化建设新路径。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智慧机关事务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中的诸多“痛点”“难点”和“痒点”问题,方便了干部群众办公办事,提升了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倒逼工作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智慧机关事务建设要求建立与之相47、适应的、快速响应工作机制,重塑工作流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此,宁波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行扁平化管理和透明化执行,实现“减员降费增效”:在保持人员经费等渠道不变、不增设机构的情况下,整合房产、公务用车和安保等工作的岗位职能,实现“一件事一条线管理”,避免了多头管理,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工作效能;通过局域网在局领导和各处室电脑终端设立工作留痕的“共享文件夹”,以及建立实时推进工作的“微信群”和重点工作“破难小组”等,建立健全全程留痕、透明无梗阻的工作机制。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依托智慧后勤服务管理平台,构建在线的“日自查、周巡查、月考评、年考核”服务外包立体监管体48、系,强化了全程监管,形成了工作闭环;建立服务保障大数据库,全面提升了服务保障工作的个性化、精细化和效能化水平。推动机关事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智慧机关事务建设依托“互联网+”,坚持为民便民、以人文本的理念,通过简化办事流程,实现各项便民事项线上办理、线下办结、透明推进、全程留痕,推动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比如,“机关事务通”建立后,来访群众和车辆可事先通过手机预约、凭预约短信顺畅进出,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机关幼儿园招生往年现场办理报名手续需要跑三五趟,实行网上报名后,家长们只需跑一次就搞定,纷纷竖大拇指“点赞”。强化节约型机关建设。智慧机关事务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使49、“活动实时可知、数据真实可信、过程动态可控、记录可追溯”,为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技术支撑。比如,县级及以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过去手段比较传统、单一,有的还主要依靠人工,统计数据失真、节能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节能监管平台建立之后,对公共机构水电等能源消耗实行了在线实时监测和动态、全过程监管,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效显著提升。(六)温州智慧机关事务 3.0 建设浙江省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数字政府的首批实践者,以及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和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单位,在实践中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2015 年管理局提出“智慧后勤”理念并付诸实践,通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房产50、管理等近 20 个子系统,完成“智慧后勤 1.0”建设。2020 年建成智慧机关一体化平台,打破信息应用孤岛,推出初版智慧大院 App,建成“智慧机关事务 2.0”。2021 年全面启动“智慧机关事务 3.0”建设,依托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办公用房管理平台、智慧通行等 5 个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数字化改革试点,深入实施“1266”行动计划打造 1 个机关事务智慧大脑,从管理和服务保障两个维度建成 12 个项目,建设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13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智慧党建、智慧办公 6 个管理模块,以及智慧大院、智慧餐厅、智慧幼教、智慧接待、智慧生活、公物云51、仓 6 个服务保障模块。2021 年 8 月,温州市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国家试点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坚持以标准化为本、信息化为用,标准化为信息化铺路、信息化为标准化搭台为总体思路,强化标准化信息化协同建设、深度交融,探索以“两化融合”为支撑的机关事务发展路径。温州“智慧机关事务 3.0”建设以整体智治、协同高效为目标导向,全面实施“1266”行动计划。总体架构是建立“四横四纵”体系,“四横”指应用体系、应用支撑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四纵”指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是标准化的具体体现。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52、构节能和服务保障等特色应用模块率先推进“两化融合”实践。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秉承“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制定办公用房配置管理规范办公用房使用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构建办公用房数字管理系统。系统聚焦办公用房权属登记、配置使用、维修管理、处置利用等核心内容,实施“一房一码”精细化管理,给每一栋楼、每一单位、每一个房间赋“码”编号,全面掌握资产底数,实现全市“一张网”。通过“码上管房”掌握办公用房的资产用途、人员信息、考勤信息等,强化“单位房产人员”多维度数据联动,对办公用房面积超标、违规拖欠租金、租赁合同到期等行为进行智能分析、自动预警。对房产进行三维建模,联动门禁、车辆、访客管理等项目,53、形成智慧楼宇可视化数据库,精准掌控温州市行政中心通行访客、车辆、楼宇管道、安防点位、能耗等信息,推动跨场景、多功能互动,实现综合管控、协同流程再造,使管理更精准、调配更便捷、功能更多元。智慧通行是智慧大院的重要内容,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代表着温州市行政中心的形象。温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依托智慧大院 App,打造智慧预约安全通行平台,制定智慧通行标准,不仅包含访客身份安全这一核心功能标准,还包含会议、停车等联动功能标准。通过全面改造接待室的基础设施,构建匹配的网络体系和硬件设备支撑,实现干部职工和访客线上双向预约登记,联动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等部门数据,实现线上核验、快捷通行。同时,联动会议预定、一卡54、通、智慧安防等系统,实现通行、会议、交通和安保多场景应用集成,对访客身份、预约时段、通行情况等各类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智慧通行的“两化融合”建设极大提升了服务质量,弥补了以前预约登记方式单一、访客通行效率低下、通行核验参差不一、安全保障存在疏漏的不足,实现双向预约、准确验证、快速通行、多场景联动。该系统建成投用后,自助通行时间缩短至 30 秒,通行效率提升 80%。三、数字机关建设的安徽实践机关事务工作关系到党政机关高效有序运转和正常履行职责,是党和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以来,安徽省机14关事务管理局围绕全面提升机关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55、的目标,以法治化引领、标准化建设为遵循,聚焦数字赋能,强化顶层设计,突出示范引领,以建设公车管理全省“一张网”为起点,全领域推进数字机关事务建设,建成贯通省、市、县三级的机关事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管理服务保障效能显著提升。(一)创建公车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完成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后,2017 年,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公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全方位公务出行保障体系上来,开启了公车管理平台化、管理使用监督“一张网”的探索。在开展公车管理平台建设既无现成范例、也无建设标准的情况下,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分析改革后保留车辆管理面临的任务和问题,明确了“规范、高效、节56、约、透明”的平台建设目标和适当超前原则,依托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先进信息技术和研发能力,搭建平台框架并开展小规模试点运行。经过反复研讨、多轮论证,确定了“全省一张网、服务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强调平台架构要科学合理、适当超前。安徽省直机关公车平台和 16 个省辖市公车平台构成了总体组织框架,各省辖市平台为所辖县区预留接口,各级平台按照统一技术体系设计,组成了全省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公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统筹搭建业务处理、车辆管理、统计分析、实时查询等功能框架。结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解决跨区域公务出行难、基层公务出行难等现实问题,及时搭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租赁车辆监管平台,大力57、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规范监督公务租赁车辆行为,防止租赁车辆费用无序增长。同时,依托平台搭建与定点维修、定点保险服务商互联数据系统,建立车辆维保档案;通过与高速 ETC 管理系统对接,建立 ETC 数据档案,进一步完善平台数据库;紧盯事业单位车改后的保留车辆管理,搭建符合事业单位公车管理和公务出行需求的信息平台,延伸拓展平台功能和服务范围,促进各层级间互联互通。平台框架搭建完成后,将全省保留公车逐一纳入平台管理成为重点。一是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开展培训 400 余场次,让全省上下愿意用平台、会用平台。二是推动示范引领,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邀请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站台督阵;主动沟通,争取省委、58、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纪委办公厅的大力支持,带头进平台、用平台。三是层层抓落实,带动 16 个省辖市,力推子平台建设,深入市县区面对面会商解决有关难题。短短 3 个月,全省保留公车全部进驻平台,保障涉改单位用车,在承担防汛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过程中,省市县三级平台多次联动、科学调度,圆满完成车辆保障工作,受到广泛好评。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管理局主动开放平台,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确保相关部门实时了解各级公车使用情况,通过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公车资源,严查违规使用。15为保障各级平台规范运行,管理局制定出台 安徽省公务用车平台信息化建59、设规范标准,从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运行管理、安全规范等方面对市、县平台建设作出规定,确保机关事务部门公车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着力保证信息安全,将信息保密、数据保护、权限认证贯穿整个平台,落实到设计、开发、测试和使用的全过程。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接口规范,确保了省、市、县、乡互联互通,数据自动统计、实时分析,保证流程记录可追溯、过程监控可预警,实现全省公务用车便捷派车、高效用车、透明管车、有效督车。(二)加速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近两年,管理局加快推动机关事务数字化建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机关事务深度融合,打造统一的机关事务“数字化桌面”,开创了系统60、布局、整体优化、数字运行、协同保障的工作新格局。突出前瞻性,注重顶层设计。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构建机关事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管理局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印发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亲自调度,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吸纳本系统行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参与。建立全省机关事务系统联动工作机制,协调省市县统一行动,加强对市县机关事务数字化工作的指导,形成整体合力。加强与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联动,联合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数字机关事务建设的意见。完善架构体系,形成 1 个数字机关事务平台、1 个数字机关事务数据中心、6 类数字机关事务重点领域应用、1 个数字机关事61、务 APP、3 套机关事务标准体系的“1+1+6+1+3”总体格局,构建上接国家、下联市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体机关事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统筹协调机关事务业务跨处室、跨层次联动,形成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机关事务数字化体系。夯实安全基础,建立适应“数字政府”发展的网络安全体系,落实国家关于“等级保护”“密码测评”的政策要求,满足云、大数据等新技术影响下的新型安全防护需求。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主体监督责任,保障机关事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安全、健康运营。事前进行扫描等主动发现系统漏洞、事中发现攻击行为及时响应及修复、事后进行策略调整和攻击事件溯源,构建全方位一体62、化的机关事务数字化安全运维体系。建立实战化、常态化的攻防演练机制,以实战演练为抓手,促整改、堵漏洞、防风险,不断提升机关事务安全防护水平。突出实用性,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一网通办。通过机关事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在用或在建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门户、用户权限、业务流程和服务的全面整合,形成统一的系统门户和后台管理,实现统一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和统一界面服务。在电脑端,通过平台实现业务工作全覆盖、服务保障全支撑、系统功能全管理,用户可通过一次系统登录,在权限范围内访问各个子系统、办理各项业务、查看相关数据,基本实现“一网通办”。对接安徽省“数字江淮”建设要求,完成了与安徽省政务服务网63、的移动端 APP“皖事通”的联通登录,实现了部分业务互通办理,并预留了后续对接接口。提升管理效能。依托16数字机关事务数据中心,利用可视化地图+统计图表多方位、全视角展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公务接待等信息,通过整合碎片化信息,更加全面、精准地掌握保障机关运行的各类物质资源的使用状态,全景式概览辅助决策,依托数据+算法+算力,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未知问题、关联问题、复杂问题提供解决新思路。提高服务质效。立足基本情况、基础数据、系统功能,规范采集公务用车里程、加油、保险、ETC、维修维护等基础数据,开发省内跨区域公务出行保障系统,实现车辆更新配备申报、审核、审批、备案“一网64、通办”。完善办公用房权属档案快速检索、全程动态监管、在线智能调配、App 移动办理等功能,全面统计 98 家单位 146 万平方米办公用房信息,测绘建立智能图形。搭建全省公共机构能耗数据平台,协调公用事业单位共享省直单位和部分市直单位水电气能耗数据,建立能效全景视图。启用公务接待信息化平台,建立地方特色菜肴、定点接待酒店、服务对象信息、考察调研点等数据库,实现公务接待任务申请、安排、评价、结算、统计全流程平台办理。按照管理局效能督导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目标管理与部门考核结合,对现有“任务督办系统”进行全面升级,确保局党组各项工作部署有效落实,全面规范运行、提升效能,通过对抓落实结果数据的评价运65、用提高督查工作效能,实现从督整改到督效能的转变,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从而发现“谁在干、谁怠干、谁不干”。强化监督评价。实时掌握公务车辆定位、运行状态、历史轨迹、订单情况、加油费用等数据,实现从订单到使用全流程精确监督。准确掌握单位办公用房总体占有、使用、闲置及领导班子办公室具体配备情况,实时预警提醒,扎紧扎牢办公用房监督“数据铁笼”。利用能耗监管平台,及时掌握用能单位能耗数据信息,为省直单位推行能耗定额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突出规范性,注重“两化”融合。将标准制修订贯穿于数字机关事务建设、应用、维护的全过程,研究制定安徽省机关事务信息化技术规范安徽省机关事务信息化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促66、进机关事务领域标准层级提升。以标准化保障平台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用信息化手段固化标准化成果,将工作流程、信息标准、过程控制嵌入业务信息系统中,不断拓展标准化、信息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记录和分析,围绕共享共用、去繁从简、优化迭代等要求,实现机关事务向低耗能、高效能发展。突出体验性,实现智慧管理。打造智慧服务,开发建设安徽省机关事务 APP,推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务接待、机关党建等核心业务掌上办理,实现食堂管理、洗车保养、医疗服务、垃圾分类等 10 项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积极接入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垃圾分类、公交查询等服67、务资源互联互通。推动机关事务服务由“网上办”向“指尖办”转变,向不同服务对象精准提供公共服务、业务办理、智慧后勤等掌上服务。聚焦职工群众工作生活关键小事,提升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开启智慧业务,落实“一网、一门、一次”要求,深化住房公积金、货币化补贴“724 小时”在线服务,推动 8 项公积金业务长三角“跨省通办”,实现住房公积金系统“慧记账”“慧审批”“慧解答”“慧办事”,让数据多跑路、干部职工少跑腿。17建设智慧社区,统筹推进生活小区智能化管理,搭建 5G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实现报修、访客预约、家政等相关业务在线办理,增设一键报警、烟雾报警、水浸报警等适老化服务,不断提升干部群众获得感、68、幸福感。2021 年 11 月 11 日,安徽省发布安徽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0-2025 年)。开启数据驱动政务服务和政务运行新模式,着力打造“皖事通办”平台。计划到 2025 年底,安徽建成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的“智慧政府”,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之一。规划总体框架主要是按照“11171”的总体思路,即通过“一套基础强支撑、一个中心汇数据、一个平台推服务”,全面推进行政办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区域协同等 7 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个通道连国网”,建成“线69、上政府、智慧政府”。四、数字机关建设的福州实践作为全国数字经济高地,福州市在数字机关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紧跟步伐,建设了福州市数字化机关事务系统,因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所在地为“乌山大院”,将其命名为“数字乌山”。该系统具有 600 余项功能,几乎涵盖机关事务管理全要素,它强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先进智能的运行管理模式为福州机关事务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数字福州”有关部署要求,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数字化机关后勤管理新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将传统的机关事务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数字化改良,将社会上成熟的互联网经济的服务运行模式引入机关大院,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70、赋能,形成“新基建”格局下机关服务管理的模式创新。2019 年 5 月,“数字乌山”亮相第二届“数字中国”峰会,得到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多地领导的高度评价。11 月,“数字乌山”项目入选中国第二十一届高交会,助力福州市荣获“2019 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年底,福州市领导在全市年度工作汇报会上点赞“数字乌山”,认为该系统的应用提升了机关园区管理水平,为大院干部职工办公生活提供了精细化保障。(一)自顶向下设计,自底向上实施作为福州市 2018 年度“数字福州”重点建设项目,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从“数字乌山”项目建设初期就坚持“全要素、一张网”规划理念,注重打造“1+8+N”创新模式,率先提出以“71、全要素一张网、全市一张网”为建设目标,实现“一个规划、八个业务模块、N 个创新应用”,明确“先总体后局部、先系统后模块、先规划后实施”的建设原则,依照系统工程方法论“自顶向下设计,自底向上实施”,科学构建了安防管理、消防管理、后勤管理、资产管理、能耗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楼宇管理等八个业务模块,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合理开展建设布局,按照节奏分步实施,形成具有高度前瞻性的架构。18“数字乌山”团队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在机关后勤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结合单位内部各业务处室基础数据相对完善、大批量数据录入较为完整方便的实际,“数字乌山”项目提出了“数字化+标准化”为一体的同步进行方案:“标准化72、”以项目成果“实用、管用、好用”为标准,对后勤服务保障的具体工作标准进行简化、量化和固化,着力解决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结果如何等问题,让服务流程更加清晰、服务行为更加规范、考核指标更加量化。“数字化”是对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运用,即通过运用数据资源和信息化手段,整合服务管理资源,以横向打通既有系统为目标,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保障,同时节约人力、物力,减少资源消耗。这一做法有效避免了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复建设、调头返工、倾斜偏废等问题,建设理念走在全国前列。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赋能的总体规划设计。(二)全方位物联感知,构建数字化底座无论是城市还是园区,彻底的数字化改造是73、实现智慧化应用的前提。“数字乌山”项目建设的第一阶段,就把整个大院的数字化一张图摆在首要位置。数字化一张图,即就整个园区创建一个三维可视化的虚拟场景,把园区内需要掌握的信息图层全部叠加其中,尽可能在电脑中还原整个园区的管理现状,形成数字沙盘。这张图不仅包含建筑、管线等静态元素,还包括大量动态信息,大大增强了对园区实时运转状态的感知能力。动态信息由遍布园区的1300 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构成,包括视频监控、周界安防、温湿度传感、环境参数、水位、可燃气体、井盖、车位、巡更、远传水表和电表、智能化消防设施等,数据实时传入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分析,一旦出现超过标准的异常情况,系统自动报警。“数字乌山”还将74、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园区数字化建设工程中,形成了园区的虚拟化数据底座,可以方便地构建各个领域的应用软件,一体化共享数据,彻底打破各系统之间的壁垒,构建园区建设数字化一张图。“数字乌山”将近4500名干部职工和约3700辆车辆的信息数据录入自动道闸和人员验证系统,通过刷脸或扫描车牌便可出入。人脸识别系统让干部职工可以刷脸就餐。访客依托“数字乌山”输入相关信息,凭借手机短信便可自助过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系统实现了进出车辆、人员来源可查、目的可查和轨迹可查,更好助力机关大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大院食堂改造期间,“数字乌山”推出在线订餐功能,实行“线上提前预定,后方精准采购,中央厨房集中生产,线下多点75、配送”的套餐保障方式,确保科学点餐、精准供给。“数字乌山”运行良好,平均每月在线访客邀请约 520 人、物业报修约 35 单、刷脸消费约 12600 次、在线充值约 48000 元、刷脸进入大院 6500 人次、车辆识别准确率达 97.5以上。(三)全业务要素覆盖,数字化模式创新福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依照“1+8+N”建设模式,对机关后勤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内容进行划分,使得系统覆盖了机关事务管理的全业务要素,主要概括为“四数三全”。19“四数”,一是数字化安防管理。整合汇总周界、消防、车辆、人员等系统的数据信息,结合并集成了人脸、行为识别等智能算法,自动生成目标活动轨迹,实现事前预警、事后追溯76、。二是数字化能耗管理。通过 1300 余个传感器将大院内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汇聚到监控中心,建设机关大院能耗感知物联网,对院内单位用能趋势形成预测,寻找能耗高点,形成数字化节能管理模式。三是数字化资产管理。通过精细三维建模,用配色区分资产使用情况,用图层剖析内部管线,实现对资产的智能调配、修缮。通过前期专业勘测,加装智能传感器,集成地下管线一张网、室内室外一张图,在虚拟场景中直观测量和监控机关大院内隐蔽工程设施,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对隐蔽工程的智能集成管控。四是数字化后勤服务。使用人脸智能消费系统,移动端为干部职工提供“指尖上”的后勤微服务,把与日常生活办公紧密相联的需求功能带入机关园区。“三全”,一77、是全要素设计。“数字乌山”覆盖机关事务管理全业务要素,建设机关事务管理一张图,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是全方位感知。通过物联网技术和遍布机关大院的传感器,全面感知园区内发生的一切,形成数字化信息采集和量化管理。三是全系统集成。项目在充分保护机关大院早期基础资源的前提下,全面利用既有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新旧系统兼容集成。随着“数字乌山”一期项目建设的逐步开展,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思考,与实际管理需求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五、数字机关建设的贵州实践2019 年以来,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开展全国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为契机,率先探索建立“全省一张网”,按照“为全面推进机关事务78、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促进机关事务保障质量和效能提升”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机关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机关事务的智能化管理体系。依托“云上贵州一朵云”,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采用“1+1+1+N”(建立 1 套贵州省机关事务云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1 个机关事务大数据中心,建设 1 个机关事务云一体化平台,接入“N”个机关事务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模式建设贵州省机关事务云,着眼于解决机关事务传统信息化系统应用软件各自为战、业务协同难、基础设施兼容难及推广复制难等问题,致力于打通数据壁垒,消除“数据烟囱”,推动机关事务数据“聚、通、用”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大数据+机79、关事务”智能化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机关事务治理效能,有效探索实践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路。贵州省机关事务云整合接入了 3 个系统:党政机关国有资产集中管理平台、公务用车信息监督管理系统、公共机构节能业务综合服务(SaaS)平台。这 3 个系统会在云平台部署前,再进行一次完善改造。并新建设接入了 5 个新平台,即智慧机关事务大数据支撑平台、党政机关运行成本管理平台、公共机构能耗监管平台、机关后勤综合服务保障平台、智慧机20关事务移动端应用平台。这 5 个系统的接入主要是为了完善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机关事务信息化管理中所空缺的部分,使得行政办公更加方便,处理效率随之也能得到提80、高。建立 1 套标准规范体系,奠定数据汇聚基础。构建数据标准体系的目标是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和发布,结合制度约束、系统控制等手段,实现机关事务内部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规范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管理,为数据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数据资产管理活动提供规范有效依据。在机关事务中建立的标准体系主要有 3 点:建立机关事务数据标准,建立机关事务管理业务流程规范,建立机关事务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接入标准。建设 1 个机关事务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融合、数据分析、数据共享。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整合了机关事务国有资产、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机关后勤服务、机关运行成本等各业务系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81、形成全省机关事务管理业务数据的完整目录和核心数据库,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数据注入大数据中心进行虚拟化和云化处理,生成的“云数据”最终以标准服务形式提供给各级业务部门使用,实现机关事务数据的汇聚、存储、治理,机关事务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及与云上贵州贵州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交互。建设了 1个机关事务云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平台是搭建机关事务“部门云”基础体系框架,它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与应用支撑平台两个部分,分别服务于云数据与云服务的一体化需要。接入“N”个机关事务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利用现有和新建各信息化系统的接入,打通系统间数据壁垒,消除“数据烟囱”,是实现系统数据交互共享的重要途径。机关事务云下82、的系统应用会收集各个行政机关的数据,上传的数据经过机关事务云规范体系,将数据归一化处理,这样会方便数据的储存和管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会先放入机关事务数据中心进行初步的分类处理和保存备份。之后备份完的数据会放入云上贵州平台,进行系统化的大数据技术处理分析,对收集的各项事务数据进行处理和预测。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放入贵州政府服务网,因为数据都进行过标准化处理,所以可以达到一网通办,从而使得政府服务的应用得到了全面整合。整合的数据放入智能工作平台,可以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这样重新放回机关事务云下的各个应用就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和运用。机关事务云的技术思路为:一是做好数据收集与存储83、。建立机关事务大数据中心,通过采集机关事务数据资源,将机关事务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虚拟化和云端化处理,实现机关事务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汇集、存储。机关事务管理、机关运行成本等业务系统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与机关事务国有资产、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机关后勤服务管理、机关运行成本等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形成全省机关事务管理业务数据的完整目录和核心数据库。二是推进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平台根据“立足现有、模块建设、逐步推进、整体接入”的工作思路,在机关事务云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横向突破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获取和打通 10 个部门 10 余类数据资84、源,消除了“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共享”“以共享促共享、以共21享促高效”的方式,实现了与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交互和省、市、县三级机关事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机关事务数据全省一张网。三是推动实现数据治理。通过新建或对已有系统改造接入的方式,逐步将机关事务保障、服务、管理相关的“N”个信息系统应用接入贵州省机关事务云。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管理创新,强化数据约束,持续在保障服务管理工作中降低开支、严控成本,提高效率、保障公平,织牢织密机关事务“数据铁笼”。推动落实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提高了机关事务绩效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通过统筹“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突85、出了“数据资源”“应用建设”两个重点,实现了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从单一系统建设向平台集成建设的转变,政务数据治理从“后治理”向“前治理”转变、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变,政务数据安全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政务数据治理体系,真正让政务数据在“重构、共享、应用”中产生价值。2019 年 12 月 20 日,贵州省机关事务云建成上线,实现各类业务系统平台的有效整合,打通数据壁垒。机关事务工作实现全省一张网管理,使得贵州省机关事务服务保障的工作模式正在从分散式、经验式、粗放式向集约化、科学化、精细化转变。贵州省机关事务云基于云上贵州大数据平台,通过“三统一”(统一机构、统一用户、统86、一权限)规则,用户只需开设资源及账号即可投入使用,也可将现有系统直接运行于云上贵州平台。免除了架设服务器机房、运营管理、安全维护等前置条件。通过机关事务云一体化平台建设,贵州省机关事务云实现了以下功能:一是提供一次登录入口,用户一次登录即可根据权限管理接入系统的全部业务。二是提供统一办公界面环境。将过去各业务系统办理事项、消息提醒都统一到一个平台,并增加日程、业务动态、通知公告等功能,给用户呈现一个统一的办公界面环境。三是完成上传下达功能。在网络管理平台中,每一位职工设立工作账号,登录后可以查阅通知及待办事项,在网络平台上反馈工作完成情况。四是资产管理功能。实现资产网络化管理,将所有资产录入网87、络管理平台,标注使用情况,并随时更新,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便于清查和调配。五是人员管理功能。可以将考勤、考核、培训等工作与管理平台建立联系,通过登录平台、上传工作日志等完成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功能。六是提供“智能小助手”等系列智能化、数据化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根据提问,智能化反馈相应结果,可以进行业务互动操作。如选择进入后勤系统物业管理输入相关信息,便可根据智能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直到后台人员受理该信息。七是提供微服务应用市场。将所有系统“微化”放在微服务应用市场。一方面,方便机关事务部门在处理具体的业务工作时不必进入具体的业务系统,点击具体模块也能处理具体事务;另一方面,具备推向其它地区机关事88、务部门的使用条件,各地信息化应用均可通过微服务改造后放到微服务应用市场,极大丰富机关事务应用体系。贵州省机关事务云运行后,基本实现了全省机关事务数据纵向打通、横向连接,初步实现了全省各级机关事务数据信息交互共享、互联互通,打造了机关事务管理全省一张网,22实现了系统内数据共享、态势共享、结果共享及标准化、智能化、自流程管理,达到了“服务更便捷、管理更精准、保障更及时、监督更有效”的目标,基本建成一个“不同于传统、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机关事务治理新模式。治理方式智能化。依托大数据中心提取系统数据,实施大数据建模分析,通过整合碎片化信息,实现全景式概览、精准画像和多维度数据分析,切实变传统“线下”人89、工管理为“线上”智能管理,推动机关事务逐步从传统的传帮带“师傅式”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如国有资产管理平台,以“一本账”和“一张图”管理,通过数据综合分析,推动全省党政机关国有资产实现一个数据标识记录建设、使用、维修、处置、报废全过程,使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化智能化。一是领导决策更精准。依托数据中心提取系统数据,实施大数据建模分析,利用“可视化地图+统计图表”整合碎片化信息,多方位、全视角展示国有资产、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机关运行成本等信息,使“全景式概览”辅助精准决策。整合系统分散数据,用数据“说话”,对具体行政管理区域或单位进行“精准画像”,运用可视化、科学化数据手段获取90、管理对象全貌信息,辅助精准施策。系统可任意选择多个行政管理区域或单位,从基本情况、工作现状、趋势预测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细致分析,多维度数据分析辅助精准调度。二是管理程序更精简。通过数据关联,智能填写综合分析基础信息,快速启动管理程序,变传统“线下”人工管理为“线上”智能管理,逐步解决传统业务海量繁杂问题。国有资产管理平台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调配、维修业务办理流程从过去 10 余个环节精简为 4 个环节。机关运行成本分析系统利用报表数据自动填入功能,实现手填项从 140 余项缩减为80 项。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平台通过调取车辆、订单及司机状态等数据,迅速对用车申请进行科学分析,推动订单审核简单、便91、捷,切实提高管理效率。三是管理方式更智能。形成自流程化管理模式,推动机关事务逐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后勤管理系统统一接入门禁、食堂、停车场、特种设备、物业管理等数据,实现集中统一管理,通过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获取跟踪市场监管特种设备维修保养等数据,实现智能化调度。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利用关联大数据中心,对办公用房调配以及维修单位的面积、位置、用途等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实现传统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变。保障服务智慧化。依托大数据赋能,创新服务保障模式,实现机关事务服务保障从传统分散式、经验式、粗放式保障向现代集约化、精细化、智慧化转变,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依托海量数据汇集,通过数据筛选与关联比对,驱动业务92、流程再造,用大数据赋能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办公用房服务保障速度更快捷、公车与用能服务保障资源更节约、物业服务保障质量更优质。监督方式数字化。运用大数据监管,实现机关事务动态化透明管理,精准掌握管理对象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机构能耗等相关信息,织牢织密“数据铁笼”,拓宽监督视角,同步为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执纪监督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如公车监督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用车订23单与车辆管理关联机制,实时掌握车辆定位、运行状态、历史轨迹、订单情况、加油维修等数据,并根据监督需要进行比对分析,实现从订单到使用全流程精准监督。成果应用平台化。基于大平台、广应用、微服务理念,通过关联整合基础平台上的多种数据,快速构93、建出多个业务应用系统,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通过应用快速迭代升级和丰富的微服务应用市场,根据需求进行模块化开发,切实解决机关事务业务类型和地域差异大、需求变化快等问题,搭建了一个各地用户直接开设资源及账号即可快速投入使用的“可移植”平台,编制了一套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流程、方法及标准可复制的贵州方案,探索了一条“用户提供业务需求主管部门购买服务技术公司专注开发”的可推广建设路径。一是“大整合”消除“数据烟囱”。变部门视角为全省视角,建设机关事务数据中心和一体化平台,汇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机构编制、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能源、信访、市场监管等多方数据,打通平台数据流及业务94、流,消除“数据烟囱”,推动业务系统形成有机整体,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互联与共享。二是“大平台”实现开放打通。建立“大中台”开放模式。通过一体化平台接入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由贵州省大数据局统筹,发挥职能优势,集成各部门系统建设需要的共性组件,接入地图、视频等各类中台,并向各部门开放使用,避免部门重复建设。三是“广应用”满足差异化需求。按照微服务标准进行建设和接入,实现应用快速迭代升级,推进微服务应用市场开发,形成机关事务应用“朋友圈”,解决了机关事务业务类型多、地域差异大、需求变化快等问题,为机关事务应用体系建设提供多样化保障。基于贵州省“一云一网一平台”总体架构,贵州省机关事务云建成后95、,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整合机关事务业务系统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形成全省机关事务管理业务数据的完整目录和核心数据库。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各业务系统数据注入到大数据中心进行虚拟化和云化处理,数据最终以标准服务形式提供给各级各类业务部门使用。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整合国有资产、节能、公务用车、后勤管理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实现省、市、县三级机关事务全业务通办,可为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更加高效地提供保障和服务。贵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推进“大数据+机关事务”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机关事务方面的一系列探索,为开展数字机关事务、智慧机关事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六、数字机关建设的上海实96、践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两个重大”“一个表率”“两个更好服务”的内涵要求,顺应新一轮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标中央“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和上海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要求,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体两翼”整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提出24并积极推进“智慧机管局”建设,把数字智能应用赋能作为机关事务发展的“硬举措、软实力”,助推机关事务治理变革和效能升级。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确立了“智慧机97、管局”“1+3+N”协同发展路径,突出政务管理、行政办公、服务保障三大功能,整合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服务保障、资源能源节约、智能安防等子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数据共享、信息共通、业务共融上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夯实“一屏观后勤、一网管事务、一键办业务”的场景应用。1.建设建设“综合数据一网通综合数据一网通”平台,提升数据共享和分析能力平台,提升数据共享和分析能力强化数据治理,以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升级融合为引领,拓展以管理为重点的功能贯通融合,将核心业务系统集成到统一业务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底层数据贯通共融、信息资源级次利用。按照“一局一网一平台”总目标,组织推进“一体化办公平台”和“公共数据上链”98、工作,完成全局信创工程软硬件适配替代,进一步优化“智慧机管局”业务平台、系统门户设计,提供个性化功能界面视图,按级自动配置业务权限,增强办事功能及用户体验观感。整合后端业务系统,拓展移动前端服务渠道,研发完善“上海后勤”APP 功能,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生态链,以混合开发模式重新架构平台底层,优化了交互体验,提升机关干部职工对“掌上服务”的获得感。2.强化创新赋能,围绕核心系统构建运行保障新动力强化创新赋能,围绕核心系统构建运行保障新动力按照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体两翼”发展部署,探索技术赋能多维度统筹推进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节能管理、服务监管等系统应用开发,梳理摸清现有业务系统建设“家99、底”,升级合并同类业务平台,满足机关事务管理业务需求。紧紧抓住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这个“牛鼻子”,加快建设“智慧国资”系统,围绕土地、房屋、车辆、通用资产等核心要素,努力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资产、资金、资源”三统一;集成公物仓管理系统功能,对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统一回收,纳入公物仓系统统一调剂利用,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能。开发办公用房信息化系统建设,综合运用三维建模、GIS 等技术,初步建立起拥有市级机关 680 多处办公点位的资产地图,打破传统房屋资产的平面化呈现方式,既方便快速查找和清晰了解房屋资产的最新状况,又实现在线辅助办公用房调整方案拟定、数据校对。建设公100、务用车网络综合管理平台,涵盖车辆编制、使用信息、注册登记、国资管理等内容模块,强化对每项环节的监控监管,对任何违规、拖延等现象倒查追责,车辆编制、型号、价格、排量等得到有效管理;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加强对车辆运行轨迹的实时监控,与纪检监察、财政、公安等部门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有效杜绝了违规配备、公车私用、资源浪费等现象。建设公共机构低碳管理系统,完成建设能耗统计、能耗监测、对标分析、示范创建、考核公示、低碳追踪六大智慧场景应用,为能耗对标预警、建筑用能诊断、低碳行为引导、数据融合应用提供智能工具。建设服务监管系统,提供后勤服务合同备案功25能,并对合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作为动态调整后勤服101、务项目和标准、规范购买后勤服务行为、统筹后勤服务资源、推进后勤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依据。3.深化应用统筹,下沉服务场景提升运行保障新体验深化应用统筹,下沉服务场景提升运行保障新体验在推进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重新审视原有业务场景设置,洞察、细分受众及其需求的边界,对传统网点、渠道、保障方法进行智慧迭代更新,调整优化自主自助服务设施,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管理、自动化服务和前瞻性创新等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以“安全、便捷、高效、智能”为目标,推动开发集中办公点智能安防系统升级改造,应用人脸识别、智能分析等技术,同步与“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实时预警掌控机关安防现状,推进安保工作从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102、现型转变。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整合机关事务行政审批(审核)系统,精简保留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八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探索升级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性服务保障水平,实行线上“一个总门户、一次登录、一键通行、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实现了“以管理者为中心”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积极转变,使服务更有温度和力度。通过多年的数字化建设,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标上海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总体要求,梳理调整部门业务和数据资源,优化完善数据指标体系和业务口径,在管理制度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平台建设以及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实施“智慧机管103、局”建设,发挥科技赋能创新活力,进一步推进机关事务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关联业务数据集合,保障数据实时更新,业务深度融合,撬动起“互联网+机关事务”转型发展的关键变量,推动上海机关事务管理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着眼于“智慧机管局”建设与发展,整合核心业务系统各类信息资源,逐步打破各系统分散的“数据孤岛”,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共享效率;基于数据交换平台,为各业务数据整合归集提供了基础条件,立足“一数一源”,建立数据库联动机制,实现跨系统数据联动;协同市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工具提高各数据库的汇聚质量,将核心业务系统集成到局大数据统一平台,实现底层数据贯通共融。积104、极打造开放型场景应用平台,有意识地引入外力外脑,吸纳更多的专业机构参与其中,引入上海信息技术产业的多家龙头企业,利用开放平台的“网络外部性”特质,吸引更多的合作者多方参与,合作共建多赢的新生态圈,实现系统内外要素流通融合、共生发展。上海局通过历年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管理制度、业务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十二五”期间,上海局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了上海建设“智慧城市”资源优势,着眼服务保障资源均衡配置,落实重点工程和保障设施设备建设,完善服务保障基础布局,推动全市机关后勤服务保障资源跨行政区域共享。“十三五”期间,上海局在已有信息化系统建设基础之上,对标市委105、市政府基本建成“一网通办”工作体系,基本建成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精准服务、科学管理的“智慧政府”总体要求,通过大力创建“智26慧机管局”,将信息化建设提升为机关事务创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数据共享、信息共通和业务共融上取得新突破。1.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上海局聚焦顶层设计,落实管理制度。目前,智慧机管局“1+3+N”总体构架已初步建成,提供一站式服务、突出政务管理、行政办公、品牌建设三大功能,各业务条线全面开花,在数据共享、信息共通、业务共融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和保障各项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十三五”时期,制定了上海市106、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密工作管理办法,强化网络安全监管,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分工。制定了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网络运维应急演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处置突发网络事件的能力。2.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成效显著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办公用房系统、智慧国资系统、公务用车系统改造。对以上资产的生命周期信息等进行综合管理,使之在管理深度、管理广度、系统功能和系统承载能力上能够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其中,市级房产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市级机关房屋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辅助决策。公务用车网络管理车辆和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对公107、务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卫星定位系统有效杜绝了违规配备专车、公车私用、公车资源浪费等现象,降低了党政机关行政运行成本。加强了“智慧国资系统”公物仓功能的建设,推进了国有资产集约化管理。通过在“智慧国资系统”中集成公物仓的功能,可以对闲置、超标准配置和待处置的资产进行集中有效管理,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完成行政审批系统、督察督办系统改造。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分别在不同环节完成,使局各部门之间分工、权责更加清晰。市机管局“一网通办”行政审核系统为服务对象提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审批、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登记审批、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公务用车编制核定审批、公务用车新增更新审批、办公用房大中修及专项维修计划108、审核、办公用房规模审核、公务员住房补贴对象和补贴金额审核 8 项行政审核的录入服务,监督部门对行政审核的受理过程和结果全程线上监督。完成了机关餐饮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系统建设。通过使用餐饮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系统,餐饮公司能及时了解食材价格,并同步对供应商和库存食材进行管理,保证采购的食材干净、新鲜和价格合理,从而有效保障市级集中办公点工作人员的就餐安全。3.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积极践行“综合数据一网通”平台建设。2018 年建设了“综合数据一网通”平台,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全市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公共机构能源分项计量系统 4 个核心业务系统109、集成到局大数据平台,通过 6 个数据库,从 3 个维度提供数据整合。从全市整体角度,囊括了 122 家市级机关的数据;从楼宇角度根据不同的办公场所定位,提供分析数据;从单位角度,分别统计各个市级机关相关业务使用情况。27完成智慧机管局一网通办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和政务外网等信息网络资源,八项行政审批工作实现统一的服务界面和统一的服务出口。并按照统一部署,完成局门户网站集约化改造。同时,加强了“智慧国资系统”公物仓功能的建设,推进国有资产集约化管理。通过在“智慧国资系统”中集成公物仓的功能,可以对闲置、超标准配置、待处置的资产进行集中有效管理,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研发完善“上海后勤”APP 110、功能。拓展移动前端服务渠道,整合后端业务系统,打通线上线下服务生态链,以混合开发模式重新架构 APP 底层,启用白名单机制,实现统一登录功能,优化了交互体验,提升机关干部职工对后勤“掌上服务”的获得感。4.数据共享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数据共享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开展数据治理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了应用开发数据编目技术规范,并将其他委办局所需数据源同步到市大数据中心。编制出台了数据治理规范文件。“智慧机管局”一网通办平台建设规划(20182020)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数据治理方案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数据治理管理制度等数据治理规范文件,描述数据治理相关标准规范和工作方法,建立依据统一的数据规范标准,以一111、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将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孤立的数据统一汇集,实现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落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挖掘数据治理价值。严格按照数据采集规范要求和“多源校核、动态更新”的原则开展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实时校核确认,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推动业务系统集中统一管理。完善管理平台。开展数据治理,清洗、整合局内部全量数据,梳理业务场景,分层汇聚各类数据,深化数据分析和应用,统一提供数据服务。提高了系统分析应用能力。按照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的要求,引入第三方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的服务机构,探索数据运营工作机制,形成数据服务生态系统,挖掘体现数据应用价值。5.信息安全管112、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编制市机管局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了市政大厦、浦东 300 号基础网络平台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工作。上线部署“网络安全渗透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网络攻击行为,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强终端安全防护,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对部署在电子政务云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网络安全评估,消除发现的漏洞,使局本部和部分局属单位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状况达到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法教育培训。积极开展网113、络安全法学习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保密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学习网络窃密和会议窃听等信息设备保密技术防范措施,参加网络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培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及防护能力。28七、数字机关建设的山东实践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推进,各级各部门面向企业和群众提供的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与之相比,机关内部办公的网办率、掌办率还不高,更多还是“办文纸来纸往,办会车来车往,办事人来人往”,机关运行效能亟待提升。2021 年 9月 8 日,全省“加快数字机关建设 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强主持会议。会议指出,114、数字强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数字机关在数字强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形势,在工作上再提质,在节奏上再提速,全力做好数字化发展各项工作。会议强调,要打通关键环节,围绕办文、办会、办事,全面提升“山东通”应用集成能力,做到全员使用,持续优化提升,实现应接尽接,着力推动机关运行数字化、协同化、智慧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扩大数据共享范围,增强数据服务效能,全面深化数据应用,确保“有数据可用、让数据好用、把数据用好”。要强化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数字机关建设和数据共享,处理好便捷和安全的关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根据山东省大数据局115、 2023 年 9 月 12 日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 13010672 号提案关于着力打造数字机关,建设数字法治政府的建议的答复,从 2021 年 9 月开始,山东省全域推进数字机关建设,以数字化驱动机关业务重塑、流程再造,着力提高机关运行效能,赋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成效。(一)坚持统一部署推进、统一平台支撑、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安全管控四统为先,一体推进统一部署推进。加强整体设计,研究出台了山东省数字机关建设“十四五”行动计划等文件,系统谋划了数字机关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实施路径。坚持全省一盘棋,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全域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统一平台支撑。按照“技术先116、进、功能完备、机制顺畅、平稳高效”的目标定位,建设了“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打造全省统一的机关办公总门户。依托“山东通”,搭建起了全省统一的组织架构和用户体系,横向覆盖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参公事业单位和高校、国企,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实名注册人员达到 110 万人。持续拓展平台功能,统一提供即时通讯、视频会议、无纸化会议、新闻资讯等日常办公应用,以及请假休假、公务接待、后勤保障等机关内部管理通用应用。建立共性应用组件库,为全省各级各部门统一提供在线编辑、手写签批、电子印章、文字识别、语音转写等共性应用支撑服务。统一数据管理。深入推进数据资源“汇、治、用”体系建设,建成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117、搭建起数据“高速通道”,高效保障数据汇聚共享。强化数据源头供给,累计汇聚各级各部门核心业务数据资源目录 3700 多条、数据资源 1000 亿条以上,高频政务数据基本实现“应汇尽汇”。加强数据共享,定期发布数据供需清单,全省累计发布数据资源服务 21 万余项,提29供数据共享服务 405 亿余次,有效支撑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 1200 多个典型应用场景,机关数字化履职水平不断提升。统一安全管控。针对机关业务相对敏感,安全保密要求高的特点,始终把安全保密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一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大数据、网信、公安、保密、密码管理等部门协同发力,全面加强云网、平台、应用、数据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监测预118、警和应急处置。另一方面,强化技术防护,省市政务云网和“山东通”全部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和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在电子政务外网设立安全区,专门承载机关办公业务。“山东通”从终端、访问通道、接入、服务端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安全管控,综合安全认证、安全沙箱、国产密码等技术,开创了政务领域零信任安全接入落地实践先例,保障了超百万级用户并发、安全、可靠访问。(二)坚持机关业务标准化、数字化、协同化、智慧化四化协同,整体赋能推进机关业务标准化。坚持把标准化作为数字化的前提和基础,夯基固本,久久为功。一方面,全省组织开展业务事项梳理工作,各级各部门根据“三定”规定和业务需求,对机关非涉密业务事项和办理119、流程进行详细梳理,推动实现事项、流程、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目前,全省共梳理机关内部事项 9.2 万项、政务服务事项 105 万项、监管事项 1.7 万项,并全部纳入省级平台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编制平台、数据、安全、运维、应用互联互通等标准规范,累计发布地方标准和工程标准 21 项。推进机关业务数字化。全面推进党政群团各机关,包括办文办会等机关办公业务数字化,以及各单位“三定”规定确定的核心业务数字化,力求推动机关办文、办会、办事全面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在日常运转业务方面,统一建设了通用办公系统,免费为 70 余家省直部门提供服务,全省各级各部门全部实120、现公文线上办理以及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互联互通。依托通用办公系统,实现会议组织管理、信息报送、督查督办业务以及请销假、出差、印章等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建设了全省统一的非涉密视频会议系统,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累计召开视频会议 10 万余场次,累计时长 18 万余小时,大大提高了会议效率,节约了财政资金。在综合办公业务方面,围绕机关党建、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机关事务、档案管理等综合办公业务,坚持统建共用,由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统筹建设全省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各级各部门统一使用。在施政履职业务方面,组织各级各部门梳理业务数字化系统框架体系,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推进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121、化建设。针对机关内部业务,建设了省市两级数字机关内部办事平台,对流程相对简单、没有系统支撑的业务事项,依托内部办事平台实现快速搭建;有系统支撑的,与内部办事平台集成,实现各级机关内部事项一个平台协同办理。针对其他机关业务,着力提升经济运行、监管执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数字化水平,赋能机关效能和治理能力提升。以监管执法为例,积极打造数字法治建设创新亮点,法援在线系统入选 2021 年度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协同办公30系统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创新实践案例,山东律师执业管理系统、“数字法治一张图”等被评为 2022 年度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推进机关业务协同化。加122、强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推动机关业务流程再造。凡是能通过系统对接或数据共享获取的办事材料,不再由办事单位或个人提交。在项目统筹建设上发力。坚持统筹规划、集约节约、统建共享,形成了统规划、统审核、统建设、统数据、统运维“五统一”的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项目重复建设问题,高效支撑数字机关建设。在优化业务流程上发力。加强事项梳理、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用“数据链”再造“业务链”。加快推进机关内部“一件事”集成改革,聚焦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机关事务、档案管理等高频“一件事”,推动数字化协同改造,加速机关运行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在打造多跨应用上发力。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123、兴、经略海洋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各级各部门积极创新,在推出了一大批典型多跨应用。推进机关业务智慧化。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综合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据建模、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比如,省级建设的“齐鲁智脑”和各市的“城市大脑”,已汇集 2000 个业务系统、2800 余项业务指标,能够及时获取和全面展示全省经济社会运行态势,辅助决策方式逐步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同时,建立机关运行效能监测预警体系,多维度监测分析机关运行效能,推动业务重塑。比如,省财政大数据平台实现对预算、指标、支付的全链条监控;省审计厅创新推广审计业务主审、数据分析主审“双主审”模式,促进124、审计管理方式变革。(三)坚持强化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督导保障四保发力,务求实效强化组织保障。建立数字机关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由常务副省长和省委秘书长任总召集人,省几大班子办公厅参与,统筹推进数字机关建设。各市都建立了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各方面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强化资金保障。全省各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数字机关建设。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扩大统建统采范围,坚持“能复用不新建”,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强化制度保障。注重建章立制,出台“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为数字机关建设提供工作遵循。同125、时,推动在全国率先出台山东省电子政务和政务数据管理办法,推动出台我省大数据领域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制定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办法,充分发挥政府立法在大数据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强化督导保障。将数字机关建设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并纳入省委、省政府重点督查工作内容,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八、数字机关建设的推进举措31(一)健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在总体规划方面,贯彻以“1+3+N”的总体架构建设为目标,构建一体化政务数据平台,按照“数、云、网、端”融合创新趋势及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需求,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加快建设符合局系统要求的综合性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形成126、互联互通、安全防护、共享交换、云计算、数据分析、容灾备份等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电子政务关键公共基础设施的统建共用,支撑政务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汇聚。推进和拓展数字机关服务范围,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构建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全局数据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各地机管局按技术标准规范和公共信息资源目录将公共信息归集共享到市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大数据协同服务调度平台。统一利用全市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利用市级政务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行业大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应用,依托市级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开放政务数据,向公众提供数据查询、数据下载、应用接口等服务,实现全市政务数据的汇集、共享、展现和公共安127、全管理与应急会商、指挥、联动效能。(二)完善数据共享制度建设完善目录管理机制。引导各区局持续优化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明确数据分类、格式、属性、更新实现、共享类型、共享方式、使用要求等内容。梳理、优化和整合覆盖管理职能及授权管理范畴内的国有资产、财务审计、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服务监管等管理业务流程,建立“业务研究标准制定功能开发”的互动机制,统筹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试点等相关工作规范,试点构建市级机关、区级机关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等“1+16”的系统应用平台和相应工作机制。完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多元数据动态对比和跨地区跨部门异议处理机制,提高数据的可得性、完整性、时效性、可用性、可信性128、和可追溯性。建立政务共享数据更新、优化机制,确保政务数据可及时更新调整。建立数据共享监管机制,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特别是供需双方及时协调解决冲突。建立容错免责机制,为机关事务数据共享相关人员消除思想包袱,开展创新性工作。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理顺机关事务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各环节参与主体及其权责体系。按照“谁采集、谁负责”“谁校核、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环节数据质量要求。深化数据统一目录管理,明确数据更新周期,保证公共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探索数据流通溯源,建立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有、可用、可溯、可控的质量管理体系。(三)构建数字化转型支撑平129、台基于“大平台、广应用、深服务”理念,在“智慧机管局”已有建设基础上,开发即开即用的消息中间件服务,建设数据中台,集成数据存储、数据治理、共享融合、计算挖掘和可视化功能。开展数驾驶舱应用实践,利用数据地图技术,建立以数据管理为基础的虚拟保32障空间,实现对全领域业务情况的实时分析、数据汇总和多维度查询,构建智慧机管局“一屏管后勤、一网管事务、一键办业务”数字化支撑平台。利用 5G,物联网、BIM、AI 等先进数字化技术,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聚焦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客户端的机关事务受理中心和后台的机关事务审批中心实现数据联通,管理业务审批、监督和控制等由线下迁移线上130、,完成机关事务管理“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突破数据共享瓶颈,实现事项“一键式办理、一站式审批和一门式服务”。(四)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升级以业务需求为主线,推进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住房保障、公共机构节能等业务应用系统升级建设。以公物仓建设为抓手,聚焦全流程全周期管理,管住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实现资产源头收储、过程管理、需求配置的闭环管理。构建全信息全过程闭环、集中统一管理办公用房,助力整合盘活办公用房资源,提升办公用房资产利用效率和水平。完善公务车“一张网”建设,集约节约管好公务用车,助力公务用车日常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务用车使用效率评价,优化公务出行保障方式。聚焦公共机构能效和资源循环利用,以绿131、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方向,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精细化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住房服务保障工作,配合公务员管理“一件事”改革,改造升级住房补贴系统,调整业务逻辑及部分功能。创新服务监管模式,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全面提升后勤保障能级和水平。在“存量数字化”基础上,以推动“增量电子化”为导向,推动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多媒体等不同形式的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建设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具备电子文件收集与采集、归档与分类管理、保管利用、鉴定统计和档案移交等系统功能。积极拓展“综合安防系统智联平台”功能,完善消防管理、应急处置等应用内容,研究安防系统的消防物联网建设和安防大数据治理能力建设132、,实现态势感知、风险监测、智能预警、统筹调度。推进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平台、绩效考核平台等应用升级。加快构建权责更加明确、流程更加便捷、监督更加有力、评价更加精准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基本实现“Al+监管”(可查询、可统计、可预警、可分析、可辅助决策)。对评价考核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平时考核与年度绩效考核、部门考核与个人考核、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督查与部门工作考核“三贯通”。(五)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加强信息安全战略保障。基于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内部性,推进政务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相结合,运用新技术的同时,建设网络安全监控感知平台,完善数据平台防护系统,建立安全预警研判机制,建立管理保障服务过程133、控制机制,落实“痕迹管理”,实现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事项可倒查、可追溯、可运用,确保机关事务数据系统的安全。33加强信息安全制度规程建设。依据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政务数据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形成一套标准化的信息规范体系,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形成一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依据统一的软件、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使用统一的访问工具。基于风险管控的数据安全管理及内控体系,在发展中提高数据安全风险管理能力。重点加强政务数据资产管理、用户访问权限管理、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外包服务管理、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管理、审计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等相关要求的制定和落实。加强信息安全运营保障。通过加强各134、单位,各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建立协同防御的安全机制,发挥已有的基础安全能力,加强安全监测与通报预警能力建设,确保数据共享交换以及未来的大数据服务业务在可管理、可监视、可预见的状态下运行。加强对信息化部门和数据服务提供商的监督管理,有效落实安全事件调查取证和追责,对大数据服务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六)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建设应用、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提升数字素养和信息技能。加强政务数据共享人才的培养,通过校政企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多种模式,打造一支既精通政务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常态化交流135、培训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政务数据治理、技术体系、标准规范等培训交流会议,总结交流成功经验和模式。提升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认识。加强干部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培养互联网思维和确立开放、协作、共享的价值理念。培养既具备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能力又精通机关事务管理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法律约束,引导大数据行业从业人员及相关产业人员合法使用数据,增强数据道德意识,借助技术性手段,寻求有效保护数据安全的具体方案。加强理论研究。建立覆盖政府、企业、科研等各界专家资源的专家资源库,推进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探索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工作平台,有效发挥专家在智慧机管局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编制、政策研究和制度136、建设中的咨询作用。结束语结束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尤其是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提升政府运行保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应对各种风险和复杂局面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机关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其紧迫性亦不断升级,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也日益加深。中国在数字机关建设,特别是数字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中,已探索出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与有效的地方方案,而且对未来数字机关的改革目标也愈发清晰。数字机关建设不仅仅是政府自身的变革,更是国家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一建设涉及广泛的领域,其深远影响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全国各界需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优化体制机制、34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以实现数字机关建设的长远目标,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信息革命浪潮中稳步前行。

    下载